文化产业增加值超5000亿元 浙江文化建设有哪些亮点

5月30日下午,“八八战略”实施2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(第四场)在杭州召开。本次发布会围绕文化建设展开,相关负责人聚焦“3个力”和“8项工程”介绍相关情况。

  据悉,“3个力”即增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、提高社会公共服务力这3个文化建设的着力点,“8项工程”即文明素质工程、文化精品工程、文化研究工程、文化保护工程、文化产业促进工程、文化阵地工程、文化传播工程和文化人才工程。

15678267727292408d4be20c3ce692d.jpg

发布会现场 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田雨阳 摄

  出版学术著作超过1700部

  浙江擦亮历史文化金名片

  “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”从古至今,名家大士到访浙江,感于之江大地毓秀的自然风光与丰厚的文化底蕴,留下一系列经典名篇。浙江在线记者了解到,二十年来浙江大力实施文博强省建设,杭州西湖、中国大运河、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,江郎山入选世界自然遗产,浦江上山遗址、余姚河姆渡遗址等得到系统性保护利用。此外,“中国蚕桑丝织技艺”等11个项目入选人类非遗,“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”申遗成功。

  在进行文化保护的同时,浙江以“今、古、人、文”为主题,推动浙江文化研究工程。据了解,先后有400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文化研究工程的研究,锻造了一支学养深厚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,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的学术骨干。目前,已经的开展第一、二期工程,出版学术著作超过1700部,形成了“中国历代绘画大系”项目等标志性成果。未来,浙江将持续擦亮阳明文化、和合文化、宋韵文化等优秀历史文化金名片。

  文化产业增加值超5000亿元

  浙产优秀作品频出

  把视角从过去转到当下,能看到一系列潜心打磨、叫好又叫座的浙江文化精品。从大荧幕到小剧场,浙江推出了一批具有鲜明浙江辨识度、全国影响力的浙产优秀作品,如探讨死亡与生命的电影《送你一朵小红花》、反映浙商精神的电视剧《鸡毛飞上天》、获得文化大奖的越剧《枫叶如花》等等。浙江在线记者了解到,通过设立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等方式,浙江培育一流的文艺土壤、营造一流的创作生态,吸引全国顶尖文艺人才到浙江创作。

  一批批文化精品的诞生也离不开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所给予的动力。二十年来,浙江推动文化体制改革,激发全省域的文化创新活力,推动创新文化与文化创新双向促进。之江文化产业带、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等重大平台加快推进,视听产业、数字出版、短视频、数字音乐等四大国家级基地落户浙江。此外,浙江实施文化企业“凤凰行动”,全省拥有规上文化企业5915家、上市文化企业45家。从2004年到2021年,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从442亿元增长到5145亿元,占GDP的比重从3.8%增长到6.95%。

  8500多个“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”

  家门口享受文化服务

  对于普通公众,如何在家门口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文化建设成果?浙江给出了一份答卷:8500多个“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”,5万余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所(站、点)和农村文化礼堂,500人以上的行政村实现文化礼堂全覆盖,浙江还创新打造了城市书房、社区文化家园等基层文化阵地。此外,杭州国家版本馆、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、浙江音乐学院、浙江小百花艺术中心等重大文化设施也建成并投入使用。未来,之江文化中心作为全新文化地标也将在不久后开放。“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群众文化需求,实现好人民群众文化权利”在浙江有了切实呈现,浙江持续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力度,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。

  与公共文化服务一同提升的,还有公民素质。浙江省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,浙江统筹推进文明培育、文明实践、文明创建,提升公民道德素质、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素养。“最美浙江人”成为展现浙江的一道风景线,自2017年开始,各界所评出的最美浙江人有4685位,平均每年选出800人左右。此外,截至目前浙江涌现出“时代楷模”5例、全国道德模范18人、“中国好人”536例。“浙江有礼”省域文明实践被列入共同富裕“十大标志性成果”之一,礼让斑马线、聚餐用公筷等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明品牌。(见习记者 田雨阳)



责任编辑:安吉县纪委监察委